Quantcast
Channel: 燕含泥的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

[转载][日本茶道学习]   茶之心--关于主与客

$
0
0

          [型与形]
茶道的心是什么呢?其实,这是一个很模糊的不易把握的概念,就如同人于漆黑一片之中,摸索着寻找出口一般,仅仅依靠语言是不易解释明白的,因此,先人们为我们创立了各类的点茶法。
点茶时,通过一次进行的洗茶筅、叠帛纱等具体的动作,我们就可以切实地一步一步地接近茶道之心。我经常讲,点茶的过程就是向型(点茶的模式)中输注血液的过程。血液是点茶者的灵魂、生命。即使你的点茶动作很笨拙也不怕,只要你全力以赴认真地去做了就可以。惟有如此,型与血才会融在一起而产生已非呆板的没有生气的,它融入了点茶者之灵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珍贵的茶]
若仅仅是点一碗茶,这很简单,谁都能做得到。估计客人就要吃完点心了,主人不失时机地献上一碗茶,然后是客人饮茶,这个过程中主人与客人的每一个动作能否协调一致很重要。
哪怕你的点茶法错了,或者你用的茶道具不是什么上等器具,但只要你是诚心诚意地为客人点一碗茶的话,那么你点的那碗茶就会比任何东西都珍贵。也正因为是这样,客人才会发自内心地、恭恭敬敬地引用你点的那碗茶。

啐啄同时
即小鸡想从蛋壳里出来而在里面鸣叫的声音,听到了小鸡叫声的母鸡在外侧戳击蛋壳叫,只有这二者步调一致了才会有小鸡的诞生。茶道上借此喻示主与客或客与客之间心意相投、配合默契的境界。

[
恰到好处的口感]
做茶事时,主人把客人邀进茶室,为了亲自献上自己的诚意,需要经过很多繁琐的点茶程序。因此,仅从点茶程序上来看茶道,也许有人会认为茶道真是太死板太教条了。
其实,如果你真的这样看,你也就不可能认识到茶道本来应有的样子了。利休居士曾很随意地讲到,茶要点得口感恰到好处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如果不是本着安分知足的思想选取所用的茶具、调整好水温和茶量、把握好茶筅的挥动状况等等,那你是不可能点出一晚恰到好处的茶的。

        

           茶道的七条法则
传称由利休创立的茶道的七条法则如下:
1.
茶花要如同开在原野中
2.
炭要能使水烧开
3.
夏天办茶事要能使人感到凉爽
4.
冬天办茶事要能使人感到温暖
5.
赴约要守时
6.
凡事应未雨绸缪
7.
关怀同席的客人

[
返归自然]
茶书《南方录》记述着利休的一段话:屋,能遮风避雨,食,能饱腹,足矣。此乃佛之教诲,茶之汤之本意也。汲水、砍柴、烧水、点茶、供佛、亦施人,亦自饮。立花焚香,这一切全是践行佛祖之举止也。这段话,简言之即是教茶人们要返归自然。
当然了,这里所讲的自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诸如风、雨、雪、水这样天然的自然,它包含着觅得真正的自己且返归其本然之姿态的人在内的森罗万象的自然。经过日常不懈地修炼和日积月累地修养后,觉悟到为人的最佳风采,才是真正的茶人的风采。这也是茶道的理想境界。

        

           [如意之心]
凡事恰称其心则佳,欲称其心则恶,这是古人的教诲。如今,很多茶会、茶事只注重表面的东西,主客间一味地想如何才能令对方称心如意。
如意之心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一味地揣度对方的心理,一味地想方设法去迎合对方,这是没有必要的。没有足够的茶道具也没关系,量力而行,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你的诚意待客,彼此定会产生如意之心。
另外,作为客人,不应带有一种我是被邀请来做客的特权意识去挑剔什么,而是要带有一种客随主便的心情去赴会,用心地体会主人的诚意,这样作为客人的如意之心亦会自然而生了。

为什么要转动茶碗
里千家的点茶法规定,喝茶时,要先将茶碗按顺时针方向转两下后再喝。其实,将茶碗向某个方向转几下并非多么重要,重要的是客人通过这一做法可以向主人表达自己的谢意。
主人将茶碗最为值得欣赏的部位作为正面,而且会将茶碗的正面朝向客人以示敬意。对此,客人避开茶碗的正面来饮茶,这既是客人自我谦虚的一种表现,也是客人对主人应有的礼仪。

 

     [和心]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连续,健全的判断力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一个人,只要心地纯朴且不乏健全的判断力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哗众取宠去做什么所谓出色的人、伟大的人。对于我们有志于茶道之人,所追求的应该不是外表,而是内心,即每一个点茶的动作深处蕴含的茶道之心。严于律己者,常会反省自己的举止,因此平和之心亦会自然而生。
我常常想,真希望有志于茶道的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心里常挂上和心这一挂轴,在举止言谈之前,先悄悄地自我内省一下是否领悟了和心二字。

何谓和敬清寂
和敬清寂被称为四规,是利休居士茶道精神的主旨。
即出席茶会者,人人平等,要互相认可,彼此尊让。
即主客互相承认对方的尊严、人格,要对对方的人格进行礼拜。
不仅是环境的清洁,还包括净化心灵及发自净化了的心灵的言行。
即不因外界的变化而动摇的寂然不动之心境,涅磐,即大调和之世界。

 

           [主人的做法]
作为主人,必须具备做导演的才能,同时还要设身处地地为客人着想。为此,从甄选茶道具开始,就要充分活用自己的经验,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的很周全,使所有的准备工作不存有丝毫疏漏。而且茶具的选用等还要合乎自己的身份。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主人的做法的要点。
另外,作为客人,也要体察和感谢为招待自己而操劳的主人的心意,如此方可产生情深意浓的人际关系。

观赏
客人按照茶会的进行顺序,通过对构成茶事、茶会的所有事物的依次观赏,来体察主人的心意。观赏的对象不仅限于茶道具,诸如茶室的设施、庭院的修整状况,乃至这次茶会的氛围等都可成为观赏的对象。
所谓茶之汤的醍醐味,就在于识破和领会主人之心的客人的力量与招待客人的主人的心意及表现力的吻合。

[
敬重他人]
利休居士教导我们说,待客要如同拜见贵人一样。也就是说,待人不要光看对方的地位、立场等,彼此要坦诚相待,不存在任何差别意识,互相敬重。
尊重他人,是很可贵的事。自己的敬意表现在待人的礼节上。彼此的幸福产生于彼此间的敬奉。互相敬奉,是体贴之心的表现。
不过,体贴关心他人虽是好事,也要讲究方法,若是自我炫耀式的,或太夸张,或有些强加于人,那对方会对此类关怀退避三舍的。不动声色的体贴与关怀才是最可贵的。

 

          贵人点茶法
点茶法小习事十六条里有个叫贵人点的点茶法,这是在招待自己的尊师或值得自己尊敬的人时使用的点茶法,所以按规定无论是点浓茶还是薄茶都是人手一碗。用来盛点心的叫高杯的木制高脚杯形果子器,亦是人手一份。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

Trending Articles